爱看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这么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大明财税困难,朝廷入不敷出,但却不影响宗室的供养,每一年除了军费之外,宗室开支是内阁和户部最为头疼的事情,先帝崇祯帝对宗室极为优待,群臣对宗室之事不敢提,但新君继位之后,几次谈话中,隐隐透出过要改革宗室之意,群臣都有察觉,有人已经准备要上疏了。

但不想不等他们上疏,隆武陛下就主动提出要修订《宗藩条例》,限定宗室待遇,说心里话,群臣都是佩服和激动的,都在暗暗称赞今上乃是一位以社稷为第一,不殉私情的千古明君,但意外的是,千古明君竟然将周王也带进了京师,而且明发天下,除了周王,四川的蜀王也将进京,和周王一起参与制定新的《宗藩条例》。

这怎么可以?

周王和蜀王都是被制定的对象,如果让他们两人参与其中,这《宗藩条例》还怎么制定?谁会将刀子往自己身上割呢?

最重要的是,这不符合祖制啊。

大明的王爷是什么事情也不能做的,不能领兵,不能参政,不能结交官员,或者可以悄悄地经商,但也需要提防被御史和地方官员弹劾,一旦被抓到确实的证据,必会被朝廷责罚,现在陛下居然光明大正的诏令周王和蜀王入京,商议《宗藩条例》这明显的就是违背高祖和成祖的祖训了。

即便削减宗室开支,严格管控宗室人数是文官们的共识,也是他们一直想做但却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周王和蜀王即将进京的消息传来之后,文官们心头的惊异还是立刻就压过了喜悦。

今日,一些御史言官聚集在内阁值房门口,给内阁五臣施加压力,要他们阻止陛下的“谬诏”,但隆武帝的诏书在开封之时就发出去了,内阁也是在事后才得到消息,此时此刻,木已成舟,这个时候再想要劝诫皇帝,已经是来不及了,更何况,内阁四臣蒋德璟等人久在陛下身边,对陛下的脾气秉性深有了解,心知陛下既然做出了决定,必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任何人也是劝不住陛下的。

另外,以蒋德璟和李邦华的深谋,两人都已经看出,陛下只所以要召一南一北的两位王爷入京,并不是要为《宗藩条例》的制定制造障碍,相反,是在拆除障碍,周王和蜀王都是高祖皇帝世出,地位尊贵,在藩王中有领袖的作用,但两人都是性子柔弱之人,面对《宗藩条例》的制定是绝对不敢提出什么异议的,而有他们两人做挡箭牌,其他在封地的藩王,即便有所不满,也只能将怒气撒向两位王爷,而不敢对朝廷不敬。

因此,除了新进入阁的五辅倪元璐有所忧虑,提出是否可以劝诫陛下、收回成命之外,其他四臣都是默默。

陛下不行阴谋,一向是光明正大,对于“祖制”,并不是太在意,但是事情做好坐满,即便是违背祖制,他也是不惜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皇后的册封,有明一代,何曾有一个不曾经过选秀,而且不是礼部和内廷选出,而是由皇帝亲自指定的皇后?

但隆武帝就做到了。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北宋王安石的名句,隆武帝有一次在闲谈中,有意无意的说出,当时,在场群臣都是色变,和宋代不同,因为程朱理学的流行,有明一代,有祖制是相当坚持的,祖制就像是一片神主牌,谁也不能动弹的,尤其是皇帝,动不动就被群臣以祖制相约束。

但现在,隆武帝却说出变法大家王安石的名言,由此可知,在隆武帝的心中,是存了王安石的想法的。

加上从崇祯十五年到现在,隆武帝做出了许多游走于祖制和变革的灰色地带之中,蒋德璟李邦华亲身参与又或者是旁观,桩桩件件,对隆武帝的心思就更是明白,若要反对吧,但隆武帝所做的每一件事,除了改革科举之外,其他都是文官想做而不敢做、或者是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关闭净身房,司礼监的渐渐虚化……隆武帝更约束自己,勤俭可用,无论从哪一点上来说,隆武帝都可算是千古明君,只不过这样的明君并不是文官心目中的标准明君,对大明文官来说,标准的明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守祖制。

但隆武帝偏不是这样。

所以很多文臣的内心里都是矛盾的。

内阁不说话,但并不表示群臣就默许了,下午,各道御史和盐官的奏疏雪片一般的飞入通政使司,对于周王蜀王入京,他们都是强烈反对。

当这些奏疏送来之后,隆武帝朱慈烺看也不看,只淡淡说一句:“留中,存档。”

留中则是不发,存档则是记录在案,令后世人知道今日发生了什么事情?又是谁在上蹿下跳,对事情提出反对。

“是。”田守信躬身。

“召蒋阁老他们进来吧。”朱慈烺道。

很快,在蒋德璟的带领下,内阁五辅进入乾清宫,在殿中站定。

朱慈烺在御座里坐了,开门见山,不绕弯子的说道:“先帝在位时,因为财政困窘,宗室开支巨大,因此推行宗室换授之法。也就是以宗室的身份,换取官爵,比如县令知州一类。不过效果并不好,鲜有宗室愿意放弃身份,改授官爵的,宗室换授之法,最终不了了之。朕以为,并非是宗室换授不好,而是不得其法,上下都有顾虑,因此才没有成功,思来想去,朕认为。有些事情单靠自觉是施行不了了,必须加以强制。”

“就以奉国中尉来说,我大明皇族二十万人,其中奉国中尉就占了十八万。他们不耕种,不劳作,不经商,不做官,每年领取朝廷的宗禄,看似安乐,其实是没有了进取,浑浑噩噩,老死一生……”

“但这是他们愿意的吗?并不是,那一位在开封府衙击鼓鸣冤的宗室,朕已经和他详谈过了,论起来,朕还得喊他一声叔父呢,朕这个叔父从小熟读诗书,于数理也颇为精通,入仕则为好官,经商则为良商,可惜啊,他没有这样的机会,一身的才华和雄心,只能空置浪费,这不是宗室之福,亦不是国家之福啊……因此朕以为,宗室之法已经是非改不可了。”

听到此言,内阁五臣都是拱手,。

对于陛下所说,他们早有预料。

朱慈烺继续道:“但怎么改呢?朕有几个粗略想法,和卿等共议。”

喜欢崇祯十五年请大家收藏:(www.aikansu8.com)崇祯十五年爱看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爱看书吧推荐阅读: 跃马大明我成了大明勋戚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三国之新霸主1623崛起北亚三国之播种大师抗日之全能兵王唐朝好地主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苏联英雄雪狼出击佣兵之秦汉永恒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开挂在大汉带着空间闯大唐三国之杀敌爆装备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抗日从亮剑签到我的美利坚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庶子无敌钢铁皇朝新特工学生大唐医王大明地师大明国榷大夏植树人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带着仓库到大明混在帝国当王爷杀神白起大擎神刺传抗战之最强战兵抗战从伪装者开始水浒之柴进为王三国之宋人崛起从秦卒开始称霸天下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三国悍将明末之巨宼逆袭宋北云我的帝国碰瓷在大汉帝国战国大召唤开局成为大唐神童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留里克的崛起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三国之袁氏天下抗战之兵临城下
爱看书吧搜藏榜: 谍影风云我,军官,创建专业蓝军部队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我从亮剑开始崛起亮剑:代管独立团,全成特种兵了大唐:开局错认皇后当岳母特种兵:开局让范天雷做卧底军工科技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大汉:我的外甥是千古一帝红色莫斯科我要做皇帝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影视剧特种兵三国从曲阿开始韩四当官龙城上将北宋第一纨绔三国之携美纵横汉皇系统明血纯情小衙内我在三国当主播阳光大宋带着薪火传承系统到明朝闯王李自成新传我在玩转密社朝鲜万古一逆贼大唐太子太嚣张横行从枪店开始的大佬生活天下第一医馆贞观家教有点躁乞活天下明枭明朝小人物士兵突击之咸鱼连长的逆袭带着空间闯大唐在唐朝开网吧一介布衣大梁爱情故事我的特种兵兄弟昭华五十六之咸阳风云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镇守边关的皇子大唐第一闲人大圣国回到大秦做皇帝我的姐姐很凶猛,倾城绝世!梦幻初唐艰苦创业在明末
爱看书吧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大宋西门笔记奋斗在新明朝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李想的北宋重生农门骄明末资本家边戎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盗宋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超级大独裁者杀手特种兵开国功贼猎日神刀江山如此多骄吕氏皇朝大宋极品国师大周权相远征军之溃兵兄弟血帅抗日之精英特战队铁血骠骑奉天承运抗日之横扫天下大唐全才宋起波斯湾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三国之天下霸业抗日之兵王纵横极品皇帝汉皇系统明血阳光大宋闯王李自成新传横行乞活天下新宋英烈重生之抗日1937大唐正衰公海魂大唐第一驸马战国之鹰回明三国兵锋巨浪大汉骑军大唐之逍遥王爷明贼